10/5早上9點多,我們到東港碼頭搭船前往小琉球囉~
今天天氣不錯,風浪不大,船行約40分鐘就抵達小琉球了,已經忘記這是第幾次來到小琉球了,從早期搭的木頭交通船到現在的快艇,小琉球的蛻變讓人玩味,你若跟東港人說要去小琉球,他們一定會說:那裡沒什麼、你要去曬日頭喔、那裡很無聊啦---等等。可是很奇怪,我去了幾次,也從來不覺得無聊ㄚ,我想是需求不同吧!
上回來小琉球都18年前了,這麼多年下來,碼頭改變不少,也更現代化了。碼頭上依舊不變的是那群戴斗笠包巾的婦人,引頸招攬下船的觀光客,安排交通與餐宿。這次我們遊島的交通,選擇以摩托車代步。小琉球素有「海上公園」之稱,是全台唯一的珊瑚礁島嶼,距東港約十五公里,面積六點八平方公里,整個島嶼北寬南狹,形似漂流於海上的鞋子。琉球鄉最早的記載見於宋史,稱做毗舍耶國。大約在清朝乾隆年間,幅建泉州同安人李月老,在高雄港附近捕魚,發現了一座小島。島嶼附近漁產豐富,島上土地也可以耕作,就攜家聚眾遷至島上定居。後來又發覺小島好像一粒沉浮於海上的小球,就以小琉球來稱呼。
一次寫太多篇的旅記實在有點懶,小琉球我們就看圖說故事吧~
搭船到小琉球囉~
這是我們即將搭乘的船
連摩托車都能上船喔~
這次同行的還有弟媳與兩個可愛的小姪子
小琉球到囉~
右側那間紅瓦白牆的建築就是琉球鄉的圖書館,在廊道上吹海風打個盹還蠻享受的喔!
岸上等待觀光客的婦人們
色彩繽紛的遊客中心是小琉球的第一印象,也是碼頭的門戶喔!
從圖書館廊道望海--白牆藍天真美
前往仙人洞、美人洞、美人頭
海面上的箱網養殖,是小琉球近年來推動的高經濟養殖產業,主要以海鱺養殖為主。
美人頭
山豬溝步道
烏鬼洞---實在沒什麼
我是國寶咧?老爺爺已經在此賣藥近30年了
這次的行程時間真的太短了,小琉球最少可安排三天二夜細細品味,這次算是走馬看花探路的,還有許多景點沒去到,僅匆匆4小時路過,不過還得驅車回台北,想想還是別折騰老爺了,明年冬天再找時間來避寒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