頂著風雨,今年我終於看到滿山遍野黃葉澄澄的山毛櫸了!
台灣氣候多變但卻四季不明,幾個季節性指標的美景常在不留神中就錯過了,尤其是入秋後的山毛櫸季節,這個真的比看楓紅還難捉摸;因為數量少、季節短,能觀看的地點也不多,所以常會讓我錯過它的最佳觀賞期。
今年早在9月底我出國前就預約了住宿,排定了上太平山的時間,就怕假日上山管制還刻意安排非假日,等待一切就緒接著就看老天爺賞不賞臉了。出發前三天的假期天氣好到爆表,朋友上山拍到的都是藍天黃葉繽紛的山毛櫸,怎奈隔了三天卻有東北季風與颱風外圍環流來攪局,已經連著好幾次都沒在對的時間點上山看山毛櫸了,今年好不容易時間對了卻又讓壞天氣來壞心情;不管了,天氣不好還是有天氣不好的玩法,出發就對了!
土場舊管制站
10/30中午出發到土場與大夥集合,先到鳩之澤溫泉報到,這天天氣陰涼泡湯最適合了,鳩之澤的溫泉是我們家的最愛之一,源頭泉量充沛,約攝氏140 度,冒著高高的白煙,一旁還有煮蛋區供民眾休憩;泡湯區調至適溫之攝氏38-42 度,屬弱鹼性碳酸氫鈉混和泉,泡後皮膚滑嫩,素有「美人湯」之譽。
鳩之澤舊名「燒水」因群山環繞又有多望溪穿越而過形成沼地,故而聚集許多鳥類聚集而取其名。日治時期太平山筏木業興盛,泡溫泉是這裡伐木工人放鬆的休閒活動,當時日人稱為「鳩澤溫泉」,1969年更名為「仁澤溫泉」,直到2006年才又恢復其舊名「鳩之澤溫泉」。
鳩之澤煮蛋區
泡完湯後主個溫泉蛋墊墊胃補充一下體力
帶爸媽一起上太平山玩
泡完湯後直奔太平山莊,山上陰雨,心中不免為明天山毛櫸步道之行擔憂,算了,既來之則安之,雨天也有雨天的美景。
果然第二天還是陰雨綿綿,從來沒有過下雨天還要堅持爬山的,為了這一年一度的季節限定,穿雨衣穿雨鞋拿雨傘,即使再泥濘也是想一親芳澤,真的從沒這麼認真過!也許是一種氣氛吧!大家都勇往直前,打死不退。
這次因為有安排山莊住宿所以帶爸媽同行,出發前一天老公的工作突然有狀況,預估是無法同行了,我與凱西聯絡讓她與我們同車,不然自己一人上山還蠻孤單的,她腦筋動得快說:對,把她的車留給熊哥,忙完他就能上山跟我們會合了!哈哈我是不帶著多少期望,印象裡老公應該沒那麼「骨力」。不過這次真的讓我跌破眼鏡,就在第二天我們走完山毛櫸步道時老公趕來了;最精華處沒跟上,好歹也走了2.4公里進來會合,還算有心,記嘉獎一次!哈哈
10/31一早出發前往翠峰湖山毛櫸步道
雨一直下,到處泥濘積水,穿著雨衣戴著雨傘還是要去看山毛櫸
到2.6公里處雨正大......都拍得到雨滴了
轉個彎爬上3.1K稜線後山毛櫸的美姿就映在眼簾了
雨鞋雨衣雨傘是當天的標準配備
只記得帶雨具居然忘記帶單眼相機.......只好用手機加減拍了,真悶
滿地山毛櫸落葉
美好畫面都放在腦袋裡了
台灣山毛櫸又稱台灣水青岡,屬殼斗科落葉喬木,是冰河時期孑遺的珍貴植物,大多分布於海拔1,600至1,800公尺之間的稜線上,樹高可達20公尺以上,由於結實率偏低、種子不易發芽,屬台灣珍稀植物。北部幾個山毛櫸觀賞點如北插天山、北得拉曼、內鳥嘴山,都是得走上4~5個鐘頭以上的登山路線,唯有太平山的山毛櫸國家步道是屬於簡單的踏青路線;每年10月底11月初這裡都是來賞秋的人潮,短短3.8公里前面2.4公里都是平緩的舊台車線道,後段1.4公里因有坍方而改高繞,起伏較大,但為了美景,大口的喘息也是值得的!
滿足,如願以償了.....雖然天氣不好
謝謝小燕子邀約,凱西同遊
加油~~~快到步道終點了
3.8K 步道終點,這是我第二次走完全線
雖然沒有藍天陪襯,但濛濛的霧雨更添秋的浪漫,也是別有一番風情
離開山毛櫸步道.........再回望一眼,下回見了
翠峰湖山莊前的楓樹紅了
來到山毛櫸步道又怎能錯過翠峰湖呢?老公總算趕上了
帶上爸媽一同遊太平山
謝謝大家一起同遊
雨後的翠峰湖忽見藍天
第三天的行程我們是輕鬆遊,雨勢也未減緩,頂著三天陰雨綿綿的天氣,大夥的玩興依舊不減。今天先坐蹦蹦車到茂興,可惜雲層太厚,白牆一片,沒能讓爸媽看到山林美景,不過他們也很自得其樂,一路開開心心的鬥嘴,看得我都覺得幸福。午餐後告別了太平山莊,下去走一段最簡單最美的見晴步道,這真的是一條老少咸宜的散步步道,就當吃飽後散步吧!
坐蹦蹦車遊茂興
霧濛濛的山景很是浪漫
爸媽開心同遊
午餐後準備下山了
先來見晴步道走走
下山時又再去泡了一次鳩之澤溫泉,這是每回上太平山的最大享受!我也記不清上了幾次太平山,但總是玩不厭,一年四季都有不同風情等著我們去細細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