滷肉飯是台灣第一名的國民美食,不管是做粗工的基層勞工,還是科技業的高階主管,這一味的親民美食都有著一定的擁護者。
3月份到水田營地露營時,吃到小菜家族瓜瓜的滷肉飯,當時就覺驚為天人,好久沒吃到這麼好吃的滷肉飯了,不經懷想起小時候的滷肉飯香味。隔幾天請瓜瓜給了食譜,接著依樣畫葫蘆如法炮製;我發現滷肉飯真的不難做,而且後續的變化還蠻多的,如魯個小豆丁與小黃瓜絲就可拌麵吃,或加點辣豆瓣花椒粒也可做麻婆豆腐及螞蟻上樹,總之~它是很多食物的基底。魯一鍋放在冰箱真的可以慢慢吃上一星期,就連帶便當都能增添米飯香噴噴的口感,非常適合我這位懶人媽媽。
我是參考蘇絲的生活筆記---滷肉飯食譜與做法,不過我還是習慣將食材先爆炒過再放入快鍋內燉煮,接著在放入陶鍋內慢慢收汁,做法有些許不同,肉材我是使用梅花肉而非胛心肉。第一次做比較偷懶,請肉販幫我把肉絞成小塊丁,而豬皮卻忘記先川燙,切得要死不活的....哈哈~(第二次就乖乖的自己切肉丁與川燙後再切豬皮)煮好的成品果然讓人食指大動,老公與兒子都非常捧場;滷肉飯果然是讓人無法抗拒的傳統美食!……不過得克制一下食量,吃多可是會肥很快的!
材料:
梅花肉一斤
豬皮400克
開陽少許
洋蔥一顆
小香菇數朵(依個人喜好添加,亦可不加)
油蔥酥6大匙
醬油一碗
冰糖3大匙
麥芽糖一大匙
紹興酒半碗
水2碗半
*這可食材的比例較南部口味,口感偏甜,若不喜甜者可減少糖的比例。
切好肉丁的食材
洋蔥一顆切丁,油蔥酥6大匙,冰糖3大匙。
豬油先爆香
加入豬皮豬肉拌炒
再加入洋蔥、油蔥酥(約4大匙)與冰糖拌炒
接著開陽泡水後瀝乾加入
倒入快鍋中,加入邵興酒、醬油、麥芽糖及水
快鍋氣鳴後小火悶煮20分鐘
香菇去蒂後泡水備用(香菇水也可在快鍋燉煮時加入)
換陶鍋後加入香菇繼續收乾湯汁
起鍋前再加入剩餘的油蔥酥(約2大匙)
待熬出濃濃的膠質時就大功告成了~
搭配蘿菠乾的香菇滷肉飯
或是搭配醃製的小黃瓜
滷肉飯開動囉~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