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龍峒,是我台北成長的地方,自7歲舉家搬遷到台北至今也近四十個年頭了;從小學到婚後生活幾乎都在這裡度過,雖然買房後搬離,但因娘家在這裡,所有的生活都離不開這裏,就連兒子目前讀書也是寄居在娘家,所以這裡有我人生1/3或半生的歲月。
不過我很混,雖然住這裡,卻從未對週遭的歷史建物有更深層的認識,直到這幾年孔廟與保安宮不斷的在翻修,才注意到它的新聞;其實應該說它是我兒時生活的一部份,它的存在對我來說是理所當然,所以也就會忽略它應有的歷史意義。
2/5難得的好天氣,趁著回娘家吃飯的日子,順便拿著相機到孔廟拍幾張照片,才驚覺怎麼大翻修了,原有花圃幾乎都不見了,替代的是一整片的石板地;後花園裡小時後爬的幾顆大榕樹不見了,還有圍牆旁高大的黑板樹也移走了,這感覺讓我好惆悵,怎麼把回憶找回來?寬大的廣場的確可以容納更多的觀光客,可是卻找不回原有的寧靜;夏天當陽光照射石板時,那幅射的熱能可能是以往花圃泥土地的好幾倍,砸的大錢卻失去人與土地的親近,實在讓人婉惜啊!不過以上實屬個人感觸,也許有人喜歡他的寬廣也說不定,只是尋不回的記憶讓人不免唏噓。
※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(674) [北市大同] .台北孔廟 ,內有局部照片是廣場未整建前的孔廟,請自行連結觀看~~~
翻修後的明倫堂,花圃變廣場了
原有的桂花與七里香圍籬不見了,取而代之的依舊是廣場
櫺星門
臺北市孔廟的創建,肇始於清光緒年間。當時臺灣北部設置臺北府,府城於光緒五年(西元1879年)動工後,清光緒六年 (西元1880年) 知府陳星聚於臺北城垣興築後,用剩餘的材料及剩餘款,附帶在城內南門內(即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及北一女一帶)建造文武廟,兩座廟皆座北朝南,文廟在左,武廟在右,這即是臺北府的孔廟。光緒二十年(1894年)中日甲午戰爭,臺灣割讓給日本,第二年日軍進佔臺灣,開始了日據時期。至光緒三十三年(西元1907年)日人為建立日語學校(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),乃拆除孔廟,並利用其址建造第一高等女學校。民國十四年(西元1925年)元月,地方士紳群集永樂町(今迪化街)名中醫葉鍊金宅聚會,葉醫師深以臺北市無孔廟為憾,在座詩人陳培根即稱「如建於大龍峒,願捐獻私地」,當日即決定重建孔廟。民國十六年動工,十九年三殿落成,但後因捐款頓挫,財政拮据,工程終止達五年之久。到了民國二十四年(西元1935年),臺北士紳黃贊鈞及辜顯榮等人又倡議復工,再行勸募,招聘工匠續建。至民國二十八年(西元1939年),全部告竣,形成今天所見的宏整規模。(內文取自台北市孔廟---認識孔廟http://www.ct.taipei.gov.tw/zh-tw/L/About/History/1/1.htm)
孔廟以大成殿為主,站在大成殿外,可看到中間的屋頂上,有一對圓筒,叫做「藏經筒」。在中國古代歷史上,秦始皇為了便於統治,所以實施愚民政策,曾 經燒毀書籍、殺害讀書人,當時讀書人為了把書籍保存下來,就在屋頂上蓋了個像煙囪的藏書筒,把書藏在那裡,來避免被燒毀的命運。所以孔廟也建有藏經筒,以 表達對當時讀書人愛書精神的敬佩。同時,在前方屋頂上,有梟鳥的雕飾。梟鳥是一種既不孝順又殘暴的鳥,可是孔子也對牠施予教化,所以梟鳥雕飾,是代表孔子 「有教無類」的精神。
另外,位於兩邊階梯的中間,有一塊刻有龍身浮雕的斜面台階,叫做「御路」,是當時皇帝或神明上、下殿堂時的踩腳石。還有,孔廟所有的柱子、門窗和其他的寺廟不同,上面都沒有文字,據說這是表示沒有人敢在至聖先師孔夫子門前賣弄文章。(資料來源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