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/31離開武陵農場朝宜蘭的路回程,來到思源啞口被一片銀白色的世界給震憾到,是霧淞耶!難得的機遇讓我相機拍個不停,真的太美了!綿延三公里多,真的可遇不可求,記得上次看到霧淞都快25年前了,同樣也是在思源啞口這裡,我想這是老天爺給的最佳新年賀禮!猶如北國的景色讓人忘記身處台灣,總之,就一個字……〝美〞~~~~~ 啊! 












霧淞是什麼?

◎霧淞(Rime):溫度低於冰點之過冷水點()撞擊暴露物體上迅速凍結,形成之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之冰粒聚集物稱為霧淞,霧淞主要由分散之冰粒構成,其密度僅約每立方公分為0.2 -0.3

◎氣溫降至冰點以下在植物上形成的冰狀物是否就是霧淞?很難確定,它可能是霧淞、雨淞(Glaze),亦可能是半明冰(Glime),一般都由當時氣象觀測者決定到底是霧淞或雨淞,一般人對此三種情況很難區別。

濕冷雲霧沾染大地後,確實會留下痕跡,小水滴紛紛結為細冰,最後竟會呈現高山綺麗的盛大景觀。從分布位置來看,山坡迎風面的上部最容易累積霧淞,其形成範圍也最廣。霧淞常常凍結在草木或岩石上,並且向著迎風面不斷增長,最後造成羽狀外觀,所以也稱為「霜羽」。羽狀冰晶的長度從幾公分到幾十公分不等,甚至有結成團塊的情況,或者把地面整棵矮樹包裹起來。霧淞外形變化多樣而盡善盡美,可說是自然的鑲嵌藝術,也是大地的華麗裝飾。在岩石上生成時,霧淞特殊的造型與岩石肌理縱橫交錯,顯得大膽而繁複。在矮箭竹坡上,霧淞層次分明,配上遠山近壑,整體景象足以震動人心,例如三叉山的冬季,霧淞景觀就非常突出。玉山圓柏、玉山杜鵑、玉山小檗等灌木與霧淞很有緣份,當覆蓋著冰晶時,這些灌木會展現出雪樹銀花的耀眼風姿。此外,白木林的霧淞最富特色,羽冰附上樹木枯骨,彷彿賦予枯木新的生命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霧淞與冰雪

霧淞由霧中水氣在地面快速凍結而成,因此,與降雪的性質明顯不同,不過,在冰天雪地裡,霧淞也容易凝結。事實上,霧淞與冰雪時常交疊並存,彼此關係相當密切。在降雪的天候條件下,水氣充足而氣溫很低,霧淞形成是理所當然的,所以冬季到合歡山等地賞雪,經常可以同時見到霧淞現象。降雪往往使山區披上華麗衣裳,這是人們有目共睹的,而霧淞的粉妝能力並不亞於冰雪。有時,天候尚不至降雪的程度,霧淞會單獨現身,在完全無雪的大地留下美白一片,給人無限驚喜。雪後,霧淞可能直接在冰雪上生成,好像是一層保護膜或薄紗。在晝夜溫差較大的情況下,白晝積雪部分融化,夜晚再度凝結為冰,而霧聚風起之際,既有冰雪上會沾染新生的霧淞。

參考資料:http://homepage20.seed.net.tw/web@5/brucyo/journal/journal22.htm 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胖胖熊 & DENI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