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上.jpg

這二天FB跳出年度回顧,去年的這時候我們是在霞喀羅古道上…….天啊!已經過一年了嗎?這篇文章的照片已經躺在格子裡一年了?都過一週年楓葉也掉光了,我居然還沒將旅記完成?真糟糕,都快忘記當時的心情了;快快快,趁著還有一點點微薄的記憶力,記多少寫多少吧!

霞喀羅賞楓一直是我口袋中的名單,說了一年又一年,從小朋友還在上小學到現在小朋友都當完兵回來了,十多年下來總算念「成行」了,實在不容易,哈哈。

2018/12/14晚上下班一行人先夜衝至養老登山口停車場過夜,第二天一早起床才不用跟人家搶停車位;這裡公有停車位不多,大約十個而已,晚到的就只能停付費停車場,7:30以後可能連付費的停車場都沒位置了,所以一定要早點到。8點左右我們從登山口出發,沿途平緩好行,冬陽照著人暖呼呼的,雖然步道旁青楓未增色,但對山的岩壁上卻已透著點點金黃,心中不免期待著這趟霞喀羅的賞楓之旅。

8+2人團,右二查爾斯夫婦為一日遊

IMG_9496.jpg

 

出發尋楓去

IMG_2386.jpg

 

由養老段進入 步道一路平緩好走

IMG_20181215_080353.jpg

 

霞喀羅(Syakaro)為泰雅族語的「烏心石」之意,因山區盛產此樹而得名。古道橫跨新竹縣五峰鄉、尖石鄉二鄉,是早期部落主要的聯外道路。日治時期日人修築警備道路,設立砲台及派出所,作為理番之用,現仍留有許多遺址。古道沿線翻越頭前溪及大漢溪的集水區,幽谷流霞,秋冬楓紅片片,是新竹地區知名的賞楓景點。

IMG_2393.jpg

 

因為暖冬楓葉似乎尚未紅透

IMG_2401.jpg

 

煞有其事的重裝  嘿嘿嘿

IMG_2403.jpg

 

這樣的步道對鐵人家而言簡直是汙辱,因為這是幼兒級的步道  哈哈

IMG_2408.jpg

 

對楓媽家也是踏青路線

IMG_2416.jpg

 

看鐵人的表情就知道很輕鬆

IMG_2417.jpg

 

霞喀羅養老段主要有三個比較主要的景點,這也是每年賞楓的熱門區域。從養老段入口處是古道的22K(也就是古道終點),大約走到18.5K處是栗園駐在所舊址,這裡已不見駐在所的遺跡,只有整片竹林夾道的景觀,讓人不免想起電影「臥虎藏龍」的畫面;微風徐徐穿梭竹林間,一根根筆直的長竹隨著清風搖曳,竹林頂端是否有「李慕白」正頂著輕功御風而過呢?......我想我是想太多了,拉回現實繼續往前走吧!

18.5K栗園駐在所的遺址已被竹林取代

IMG_2437.jpg

 

瞧見李慕白了嗎? 哈哈

IMG_2438.jpg

 

IMG_20181215_090919.jpg

 

IMG_20181215_090936.jpg

 

霞喀羅古道以白石駐在所作為分界,由西為清泉段,往東為養老段。日治時期霞喀羅古道為理蕃警備道路,沿途設置不少警察駐在所,較大的據點如田村台、白石駐在所都配置火砲台,作為嚇阻震懾泰雅族之用。

IMG_2441.jpg

 

IMG_20181215_091334.jpg

 

看我的步伐也知道真的是輕鬆走的行程

IMG_20181215_091337.jpg

 

IMG_20181215_091004.jpg

 

IMG_2454.jpg

 

經過木炭窯,古道有木炭窯的遺址就幾乎有駐在所

IMG_9535.jpg

 

木炭窯遺址

IMG_9536.jpg

 

這樹上的是刀痕還是爪痕呢?

IMG_9538.jpg

 

這棵九芎的造型也很獨特

IMG_2474.jpg

 

樹林裡還有舊時遺留下來固定電線的礙子

IMG_2476.jpg

 

IMG_2477.jpg

 

續行至17K處,這裡青楓越來越多,原來我們已經抵達馬鞍駐在所舊址了,這裡是步道中著名的賞楓點,許多一日遊的旅人都是在這裡折返,走了5公里的路程只為了來這裡看楓紅飛舞。馬鞍駐在所建置於1922年,1959年撤棄,是以最早來此墾荒的泰雅族人Mawan為名,這裡是古道知名的賞楓打卡區,可惜來的時間楓葉尚未大紅;我們在這裡稍作休息後繼續前行。

IMG_2495.jpg

 

IMG_2506.jpg

 

今日陽光真好,不知不覺就已經走到楓樹林了

IMG_2507.jpg

 

IMG_2510.jpg

 

IMG_2514.jpg

 

IMG_2522.jpg

 

IMG_2527.jpg

 

IMG_2530.jpg

 

IMG_2535.jpg

 

IMG_2536.jpg

 

IMG_2543.jpg

 

IMG_20181215_101307.jpg

 

IMG_2419.jpg

 

IMG_2420.jpg

 

IMG_20181215_094733.jpg

 

帆布下是馬鞍駐在所遺址,這裡也是部落獵人的休息處.....也是當天我們的落腳點

IMG_2547.jpg

 

這裡遍植楓香,是步道裡著名的賞楓點

IMG_2563.jpg

 

IMG_2565.jpg

 

IMG_2573.jpg

 

IMG_2597.jpg

 

IMG_2603.jpg

 

IMG_2605.jpg

 

IMG_2606.jpg

 

IMG_2636.jpg

 

IMG_2638.jpg

 

薩克亞金溪支流

IMG_2647.jpg

 

IMG_2650.jpg

 

IMG_2653.jpg

 

IMG_2654.jpg

 

IMG_2658.jpg

 

IMG_2659.jpg

 

木橋旁邊有取水處,這裡是養老段最接近水源的地方,離馬鞍楓樹林區約1.5公里

IMG_2661.jpg

 

IMG_9654.jpg

 

過了17K後再續行約一公里路況就坍塌了,開始排隊拉繩陡下,接著再高繞,從這裡開始步道就沒那麼平順了,大約到14.5K處便是武德駐在所遺址(路旁一塊小空地),然後又下垂梯又高遶,真的很好喘,一直到13.5K終於看到白石吊橋到了。

IMG_9677.jpg

 

步道崩塌處,排隊拉繩陡下

IMG_9685.jpg

 

IMG_9690.jpg

 

木繩梯區

IMG_9702.jpg

 

新崩塌木棧梯區

IMG_9703.jpg

 

到這裡已經快到白石吊橋了

IMG_9706.jpg

 

薩克亞金溪二旁的山林楓樹最美,可惜不在步道上

IMG_2664.jpg

 

IMG_2665.jpg

 

IMG_2669.jpg

 

IMG_2670.jpg

 

流水與楓紅是最美的秋冬景致

IMG_2674.jpg

 

看到橫跨在薩克亞金溪上的白石吊橋了

IMG_2677.jpg

 

IMG_2682.jpg

白石吊橋,建於日治時代大正十年(1921)橋長145公尺,深達90公尺,橫跨於薩克亞金溪上,是步道主要的交通樞紐,行走其間對搖搖晃晃的吊橋驚嘆遠不及深豁峽谷來的吸睛,美麗景象讓人忘記害怕,一個不留神我的鏡頭蓋就飛下山谷在這裡當新住民了,哀~~~~。

抵達白石吊橋

IMG_9708.jpg

 

從吊橋上俯瞰薩克亞金溪

IMG_2686.jpg

 

IMG_2689.jpg

 

IMG_2695.jpg

 

IMG_2697.jpg

 

IMG_2698.jpg

 

IMG_2700.jpg

 

IMG_2702.jpg

 

白石吊橋上留影

IMG_20181215_121704.jpg

 

IMG_9718.jpg

 

變葉木與白石吊橋

IMG_2703.jpg

白石駐在所,舊稱「薩克亞金駐在所」,薩克亞金(Sakayachin)在泰雅族語意指「可用做磨利刀峰的亮白石頭」,台灣光復後,改名為「白石派出所」。一般登山客會選擇在白石駐在所前的空地搭營過夜,我們在2018/12/15來的這天,駐在所聽說已經擠滿人,已無空間可搭營;再者當時清泉段尚在施工,無法全線通行,許多人都只到白石吊橋就折返。我們背著帳篷原想到吊橋下方水邊野營,抵達後發現附近並無腹地可搭帳,可搭帳之處也無水源,思來想去決定還是回到馬鞍駐在所附近的楓樹林搭營,起碼腹地較大,至於水源只好從6公里處的水源地背過去了,還好只背1.5公里而已。

繼續上行1.5K是前往白石駐在所,今天到這裡為止,找地方吃午餐了

IMG_2704.jpg

 

沒腹地搭營,大夥決定撤回馬鞍駐在所楓林區

IMG_9724.jpg

 

度爬上坍塌區

IMG_9728.jpg

 

岩壁上的蕨類遇乾旱都捲曲起來,待大雨降臨再展生命力

IMG_2711.jpg

 

取水中

IMG_2713.jpg

 

腳下楓葉沙沙作響

IMG_9611.jpg

 

IMG_9613.jpg

原想白石橋下的溪床取水最近,可惜卻沒腹地搭營,再者落差太大,讓人不免心驚膽跳。大夥討論的結果決定退回馬鞍駐在所的楓樹林搭營,我想這是最好的選擇。

再抵馬鞍楓樹林區

IMG_9636.jpg  

未完待續.............霞喀羅古道。秋紅背包行(下)

 

arrow
arrow

    胖胖熊 & DENI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